徐乃超:伉俪情深戍卫戈壁大漠 头条焦点
发布时间:2023-05-04 09:00:03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与蒙古国交界的戈壁滩深处,几间瓦房格外醒目,不大的院子里满是风沙来过的痕迹。如果不是院子外闪烁的警灯和蓝色的牌匾,很难想象这是一间警务室。


【资料图】

这里既是徐乃超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家,他和妻子李文娜已经在这里驻守了1年多的时间。

将青春献给大漠戈壁

徐乃超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2008年,他毅然来到内蒙古最为艰苦偏远的阿拉善边境锤炼自己。

2014年,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组建,徐乃超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填写了报名表。在随后的选拔中,徐乃超以优异的成绩如愿成为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一员。

在经历8个月的维和工作后,由于表现出色,徐乃超荣获联合国维持和平勋章、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

2019年1月1日,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徐乃超也从一名边防战士变成一名移民管理警察。面对新的挑战,徐乃超主动前往基层边境派出所锻炼,选择将自己的青春献给戈壁大漠。

把根扎进边疆一线

2022年2月,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计划在边境地区组建抵边警务室。面对组织需要,徐乃超主动申请到更为艰苦的边境一线发光发热。

“你去了边境一线,我怎么办?”得知了徐乃超的决定,新婚妻子李文娜忍不住担忧。“如果组织需要我,我必须冲在最前线”,徐乃超的话中透出坚定决心。经过一夜商议,第二天,李文娜向组织提出了陪丈夫去戍边的申请。不久后,戍边“夫妻警务室”便正式在阿拉善左旗边境成立,夫妻二人担负起了3145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和103公里边境线的边境管理和治安管控任务。

“五间砖房支口锅,二人一狗一台车”,这是“夫妻警务室”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喝水需要到20公里以外的边防连队去拉,吃菜要靠85公里以外的银根边境派出所供给,仅有的风力发电只能维持4个小时的夜晚照明,而通讯则只能靠着信号扩大器勉强维持手机基本通话。

挑战远不止于此,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区没有任何服务行业。从生火做饭到换胎打气,从洗洗涮涮到房屋修葺,在这里,徐乃超夫妻俩炉子坏了自己修,没有柴火自己拾,断电了点蜡烛,没有网络就听收音机,不会做饭一点一点学。小两口用坚毅和果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成功在边境线上安下了家、扎稳了根,成为这片戈壁大漠的新成员。

用真心温暖人民群众

边境线的工作,既没有抓捕的惊心动魄,也没有练兵场上的硝烟弥漫,有的只是群众间的家长里短和琐碎繁杂,但徐乃超就是在解决这些民生小事中,践行自己“服务好群众、团结好群众”的誓言,凝聚起了警民守边固防的合力。

焦多才是银根苏木(“苏木”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名称)的牧民,与妻子靠养羊为生,由于年事渐高,家中许多重活都不得不积攒下来,这可愁坏了老两口。

了解情况后,徐乃超主动与焦多才夫妇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开展义务劳动,从饮水喂羊到盖圈垛草,藏蓝色的身影经常活跃在焦多才的家里。现在,焦多才逢人便夸:“警务室新来的两口子是咱牧民的贴心人!”

年逾古稀的敖云高娃额吉患有老年慢性病,隔三差五就要到苏木上做理疗,来回170公里的颠簸土路不仅耽误家中的牧业生产,还加剧了敖云高娃的病情。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徐乃超主动争取上级支持成立便民卫生室,并为卫生室配备了一批理疗设备和常备药品,由医学专业毕业的妻子帮助敖云高娃额吉进行康复理疗,在夫妻二人的精心护理下,敖云高娃额吉的病情有了很大的缓解。

在阿拉善左旗漫长的边境线上,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赓续着“最远最苦最忠诚、爱党爱边爱牧民”的戍边传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移民管理警察的时代担当!(本报记者 张攀峰 通讯员 郭伟)

标签: